黄埔港巨轮远去 建高楼名企来聚

 

       黄埔港巨轮远去 建高楼名企来聚-老港功能渐失,改造中拆旧建新实现港行产业集聚。

 

http://www.zghjp.com/upFile/201612201618394.jpg

 

 

http://www.zghjp.com/upFile/201612201619847.jpg

 

华南国际港航中心南面,项目二期和三期俯瞰图,珠江北岸黄埔港。

 

 

http://www.zghjp.com/upFile/20161220162066.jpg
 

    华南国际港航中心,在黄埔大道东路附近。

 

       产业如何调整,才能促进而非滞后于城市的发展?这些年来,广州出台的系列政策曾对此做过不少探索。

 

       以旧厂改造为例,最开始的“退二进三”政策,政府想通过“累计加法、财政评审”的补偿方式让权属主体参加改造;后来“三旧”改造,提出政府与权属主体对土地收益进行一定比例的分成;去年城市更新政策出台,政府更加强调旧厂改造应为社会带来综合效益,改造后导入更具活力的产业远比短期的房地产收益重要。旧厂改造的终极目的不是发展房地产,而是通过改造引入符合区位发展的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今年8月份召开的广州市委全会上,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城市未来做了清晰描述: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沿珠江水系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空间结构。

 

       在这幅“三中心体系”的宏伟蓝图中,“国际航运中心”承担要角,新港南沙固然重要,但老黄埔港的深厚积累也不容忽视,黄埔临港经济区如何利用已有优势对港航产业进行高度集聚被寄予厚望。作为临港经济区第一个投入运营的旧厂改造项目,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项目如何打好“产业”这张牌值得期待。

 

       经过5年的努力,一幢200多米的高楼拔地而起——站在黄埔大道东路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下文简称“港航中心”)一期17楼极目四望,东南面是黄埔港的作业码头,西南面是二期和三期所在地,占地约8万平方米的整个港航中心未来将建成8幢12-52层高的写字楼及公寓,而进驻此地的企业都与航运业有关:这是黄埔临港经济区范围内第一个投入运营的旧厂改造项目,它被定位为“港口航运服务的集聚区”。

 

    名企进驻 大型航运企业的商务核心区

 

       目前,港航中心项目已被广州市政府列为珠江黄金岸线“六大亮点工程”的突破项目和“2016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分三期建成,总用地面积7.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约占3/4,总投资约55亿元。

 

       目前,港航中心一期已近完工并进行招商,这幢200余米的高楼被寄予“黄埔中心区未来灯塔”的厚望。二期正在开展规划报批和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工作,计划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三期项目因用地红线与控单元范围不一致,暂未进行出让。

 

       港航中心的未来,这里会竖起200余米的52层地标性港航商务楼,另外还有7幢商务楼宇,包括港航系统业务研发基地、港航业务服务的商务酒店,还有游艇码头、休闲广场。根据规划,整个项目依托广州地区港口航运业基础,引入国内外大型远洋班轮公司和港航业企业,集聚珠江三角洲物流航运、信息服务、港口贸易及与港口业务有关的金融保险、船代、报关等服务,“建成一个航运服务的集聚区”。

 

       未来,这里将建成大型航运企业的商务核心区,通过设立航运指挥中心,对港口船只进行远程操控,一站式解决航运政务的相关手续。

 

       自今年5月以来,已经有约80家航运企业前来港航中心一期参观,有30多家企业表达了进驻意向,其中不乏马士基这样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尽管港航中心项目的商业写字楼对外公开出售,但并非“有钱就行”,进驻企业至少需满足两个条件—— 业务上要与港航业相关,企业要有一定规模。

2016年12月20日